今年以来,信息技术运维分公司红柳林智维中心将“四种经营理念”融入智能化设备运维、网络安全防护、专项工程建设及人员管理,以理念赋能实践、实践反哺效能,实现运维安全管控与资源效益协同提升,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信息化屏障。
锚定资源集约,释放运维效能
“用紧日子过好日子”的核心是精准配置资源避浪费、优化流程降成本,将投入转化为运维保障能力。中心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物资动态管控入手,构建“集约-高效-循环”资源利用体系:
在设备风险防控环节,创新“一设备一预案”,前置备件、精准定位故障,减少运维延误与冗余库存;每月盘点物资,保障融合基站电源箱等关键物资供应,杜绝积压,“雨季三防”物资实现“按需配置、不多备不缺项”。
在工程资源复用方面,采掘面缆线经标准化检测修复后入备用库,为后续工程复用,既降低采购成本,又减少工业废弃物,以“紧”举措获“好”运维效益。
聚焦提升投入效能,筑牢风险防火墙
“用赚钱思维去花钱”关键是将投入视作“效益投资”,以精准投入避风险损失、提运维价值。中心围绕“安全即效益、稳定即价值”,将投入聚焦风险防控与系统稳定核心:
在数据安全保障上,24小时值守监测国家局、省局等多级别数据上传系统,虽耗人力成本,却能避免因数据中断引发的监管处罚与生产停滞,减少潜在损失;针对网络安全风险,落实7×24小时专人值守及“监测-预警-处置-溯源”四机制,其防护成本远低于事故修复成本,是对“网络瘫痪即生产瘫痪”的精准预判。
在设备安全改造中,更换融合基站电源箱严格执行“停电-放电-验电-挂接地线”流程,虽增加作业投入,却能规避触电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与设备损坏,以“预防性投入”替代“事后补救投入”,实现安全效益与经济成本最优平衡。
立足需求导向,构建协同服务链
“用乙方思维做甲方”核心是摒弃乙方“被动执行”,以“主动协同者”前置谋划、精准服务,契合“乙方服务”与“甲方需求”,为矿井智能化建设及安全生产筑牢支撑。中心将“乙方意识”贯穿矿方协同、部门联动等全场景:
在专项工程推进中,主动配合矿方智能化办公室开展5G系统安装调试,提前梳理5G与现有融合基站、应急广播系统的兼容性问题,提供技术参数对接与联调方案建议,保障5G系统适配需求;在生产接续保障上,针对采掘面光缆熔接与设备调试,提前沟通掘进进度,制定“错峰施工”计划,避免运维与井下生产干扰,以“服务者”姿态保障生产连续。
在监管要求响应中,依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相关提示自查自改,覆盖企业资质等“硬性指标”,还主动对标矿方安全标准,补充井下设备防潮、电气线缆老化排查等“延伸项”,实现“监管需求”与“矿方需求”双重落地。
聚焦质量口碑,打造标准化运维品牌
“用营销思维抓生产”的关键是将“运维服务”视为“产品”,以“质量管控”“用户口碑”为核心,通过标准化建设与全员参与提升运维品质。中心将“营销逻辑”融入安全管理、技能提升等各环节:
在安全管理“产品化”方面,创新推行“故障分享机制”,将隐患排查、故障处理、合规操作等纳入积分考核,像“产品质量溯源”般记录运维行为,同时加强技能培训,强化员工“质量意识”,保障运维作业达标。
标准化“品牌化”建设中,系统排查井工区域及工业广场智能化系统隐患,重点整改线缆吊挂不规范、基站电源箱故障、牌板丢失等问题,通过缆线走向标准化、设备标识清晰化,让运维成果可感知、可追溯。针对设备缆线标准化,形成“分区管控、责任到人”模板,如“产品标准体系”复制推广,打造红柳林智维中心“运维品牌标签”。(赵娜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