驱车驶过陕煤集团陕北矿业公司韩家湾煤炭公司进矿公路,新植的樟子松与红枫迎风挺立;无人机视角下的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绿意满满、路隐林间、楼融景致、人入画境……初夏时节,陕北矿业公司所属2座煤矿身披翠绿盛装,处处展现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。
近年来,陕北矿业公司以“立体生态”为蓝图,构建降碳、减污、增绿、发展协同体系,着力打造“会呼吸”的生态矿山。
推动绿色矿山建设
近日8时,韩家湾煤炭公司安全环保部业务主管张优照例来到高新农业示范园。10座大棚里,苗木枝叶轻舞,阳光透过棚顶洒下斑驳光影。这个“网红打卡地”正孕育着绿色的希望。
“培育这些苗木就像带孩子,得摸透每株苗的‘脾气’。”张优修剪着海红果枝杈,指尖沾满树木清香。他身后,去年栽种的8000棵海红果已挂上青果,264亩林带织就的生态屏障向远山延伸。
“这些年,矿山变成一座生态氧吧。每逢暑假,我都会带着孩子来矿上避暑。”韩家湾煤炭公司职工赵佳浩的妻子一边翻看着手机相册一边说,照片里奔跑的孩子笑容灿烂。
据了解,韩家湾煤炭公司累计实施了70多个生态修复项目,涵盖排矸场边坡治理、农业示范园建设等。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投入2000万元,在生态示范园栽植乔木1万株。目前,2座煤矿采煤沉陷区治理率均达100%。
“验收通过!”“基金到账!”2024年,韩家湾煤炭公司2次通过复垦验收,累计获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返还金额达6300万元。
实现节能降耗双赢
从煤炭开采源头到终端,绿色动能贯穿了陕北矿业公司生产全过程:井下34辆电动无轨胶轮车静音穿行,157台尾气净化装置高效运转;大采高工作面、超长工作面、智能快掘和“四新”技术让“采煤不见煤”成为现实;空气源热泵替代锅炉后,非供暖期实现污染物“零”排放。
去年,陕北矿业公司“公转铁”绿色运输率达85%。
“现在一件白衬衣能穿一周。”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生态环保部部长呼志平指着封闭式输煤廊道说,“煤炭从开采到发运全程不露天、不落地,直接送达用户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投资6亿元,建成占地6000亩的20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矩阵,年均光伏发电上网电量达3.8亿千瓦时,节约标准煤12万吨,减排二氧化碳31万吨。
乌金产业绿色蝶变
陕北矿业公司积极践行“四种经营理念”,推进原材料和能源高效循环利用。随着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年产50万吨合成氨、80万吨尿素以及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正式投产,煤炭实现从燃料到化工原料的华丽转身。
“我们将持续推动企业向清洁低碳、集约高效、生态环保发展转变,避免路径依赖,促进绿色低碳高效生产。”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董事长刘小毅说。
近日7时,载满印有“龙华矿业”标识尿素的货车迎着朝阳驶离矿区。这些由乌金转化而来的产品,既为广袤农田输送氮肥,又开辟化工医药新赛道,年增效益超亿元。
井上井下“生态流水线”同步运转:矿井水经三级净化符合绿化用水标准,通过智能滴灌系统精准滋养生态示范园苗木;洗选后的精煤经由封闭管廊直抵火车专列……在陕北矿业公司2座“会呼吸”的矿山里,每一吨煤炭都带着草木清香走向市场,在黄土高原书写着“点煤成金”的绿色传奇。(杨博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