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栏语
新时代呼唤新作为,新理念引领新实践。近年来,陕煤集团提出的“四种经营理念”为高质量发展锚定航向。陕北矿业公司紧扣“凝聚合力、激发活力、改革创新、突围壮大”发展主线,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,以全员共识凝聚攻坚动能。
为此,我们要以四大发展路径指引凝聚合力,锚定目标同频共振,在党建铸魂、安全提标、效益提质、创新提效中协同发力;以改革破局、创新赋能激发活力,向体制机制优化要动力、向技术工艺革新要潜力,通过理念实践激活发展新动能;更要以“钉钉子”精神突围壮大、实干担当,在转型升级、资源开发中解码“向新而生、向难求成”的奋进力量,破解发展难题,推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。
即日起,陕北矿业公司微信公众号及网站推出“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”专栏。我们期待:在这里听见“破题之声”,聚焦问题导向、碰撞智慧火花;在这里看见“突围之策”,提炼经验做法、共享创新成果;在这里凝聚“燎原之力”,对标一流标杆、共绘发展蓝图。让我们以思想之变引领行动之变,以理念之新开创格局之新,奋力书写陕北矿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为陕煤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应有力量!
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
公司财务资产部经理 白松
一、认清形势:内外部压力叠加,倒逼变革刻不容缓
当前煤炭行业正经历深刻而复杂的变革,公司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,可以说,挑战与机遇并存,压力与动力同在。
一是供需格局逆转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测,2025年煤炭市场从“相对平衡”转向“宽松运行”。以行业龙头神华为例,其4月8日公告显示,2025年计划产3.35亿吨、销4.66亿吨,均高于2024 年的实际水平;不仅如此,其他大型煤企也纷纷采取增量补价的策略,全国一季度煤炭产量11.55亿吨,同比增长4.5%,但销量仅10.7亿吨,同比增加1.2%,库存达8400万吨,同比增加33.7%,“供强需弱”格局明显。
二是价格持续承压。受新能源替代、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的影响,电煤需求增速明显放缓,钢铁、建材等行业的用煤量也出现了下降,导致动力煤价格持续在低位运行。在这样的外部市场环境下,公司内部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。从一季度的经营数据来看,两对矿井煤炭价格同比降幅均超20%,导致公司营收、利润大幅下降。此外,受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推进,以及安全环保标准越来越高,叠加当前环境下,税务监管趋严,也进一步推高了运营成本。
二、凝聚共识:树立“紧日子”意识的战略必然性
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,树立“紧日子”意识,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,而是我们当前破解短期压力的关键抓手,更是为公司转型升级蓄积动能的战略抉择,是我们从被动承压转向主动变革的必然选择。
当前煤炭市场已进入“拼成本、拼效率”的存量竞争阶段。以两矿为例,吨煤成本每节约1元,可增利超千万元。相关矿井3月份已经逼近盈亏临界线,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,倒逼我们必须全员树立危机意识。
“紧日子”不是收缩退避,而是通过成本管控、效益提升,为我们后续资源并购、发展壮大储备资金和能力。
三、节流增效:以“三个加强”推动“紧日子”落地
一是加强预算管控,从源头把好过紧日子关口。当前,公司预算管理存在穿透性不足、信息化滞后的问题,尚未有效延伸至基层班组。下一步需打通“公司——矿井——区队——班组”四级管控链条,通过“双十体系”财务平台实时监控预算执行,实现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控,将预算偏离度严格控制在±5%以内。严格落实“有预算不超支、无预算不开支”的原则,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。此外,精准压降非生产性开支,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,压缩会议费、差旅费等低效支出。推行企微数字化差旅审批、试点无纸化办公等举措,推动资源向核心业务集聚。
二是加强成本管控,进一步夯实过紧日子基础。成本压降是公司当前应对市场下行的关键所在,也是确保所属单位不出现月度亏损的重要保障。要实施成本倒逼机制,在成本支出的前端,要坚持“花钱必问效”原则,严格决策管理,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后评价经营效益机制,坚决规避低效无效投入。从设计源头优化生产工艺,利用信息化工具实现对成本的精准管控。同时,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,提高生产效率,实施自主维修、修旧利废,压缩外委业务,降低外委成本,提升公司自身的生产运营能力。
三是加强资产盘活,进一步激活过紧日子效能。目前,公司仍有资产有待盘活,闲置物资的利用还有着较大的空间。下一步,要建立闲置资产预警机制,对闲置资产进行动态评估,并制定分类处置策略。深化与供应商的协同管理,实现物资采购与需求的动态匹配,避免库存积压和浪费,真正能够实现“零库存”管理目标,降低资金占用。同时,加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,加强设备预防性维护,延长设备的服役周期,切实提升资产管理效能,让每一项资产都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。
过“紧日子”是应对行业周期的主动选择,更是推动公司提质升级的战略机遇。我们要持续厚植“四种经营理念”,在预算管控中优化资源配置,在成本管控中筑牢生存底线,在资产盘活中释放新的效能。以“严”的基调、“实”的举措,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财务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