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来,孙家岔龙华煤矿综采队始终将“成本意识”和“经营思维”深植于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,并通过工时优化、材料管控与修旧利废等举措深挖内潜,实现了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。
绩效改革:不让实干者吃亏
前不久,一场关于“绩效如何量化、奖励如何激励”的讨论,在综采队的会议室内激烈展开。“多劳”是否等于“多得”?如何定义“劳”的价值?职工们你一言我一语,把问题摊开、说透。
队长魏潭治这样说:“绩效是集体的‘蛋糕’,要分得明白、奖得清楚。合格只是底线,突破才有加分。”最终,队内形成明确标准:绩效奖励只向“超额贡献”倾斜——破解生产难题、提出节支建议、抢回关键工期,才能真正获得回报。绩效改革从而不再局限于分配机制,更成为引导团队聚焦实效、注重贡献的“风向标”。副队长贾枞祺说:“这样改下来,干得明白,拿得也踏实。”
成本管控:一分一厘总关情
“把队里经费当自家钱来花!”这句话在综采队不只是口号,更是行为准则。综采队推行“四比四评”机制——比安全、比效率、比损耗、比标准,将成本管控细化到岗、责任到人。
一个投入不到1万元的改造项目“大采高超前支架连架千斤顶十字连接优化”,经全员论证,预计年省30万元!“不仅要奖,还要推广!”成了共识。旧风泵修完再上岗、工具能修绝不换……“省下的就是赚下的”融入日常。有人调侃他们“计较”,但他们都说:“集体的利益,再小的节约也值得重视。”采办员王彪坦言:“省下来的就是赚到的,大家越来越自觉了。”
制度筑基:精益管理出效益
在综采队,高效管理如同精密的齿轮,咬合着每一项工作细节。干了十几年煤机检修的宋亚佩,对此深有体会。最近,采煤机出现了摇臂不伸降问题,他严格按照检修流程,一步步排查,从电控到液控,还没查到机械传动,就快速定位了故障关键点,相比以前为了赶生产赶进度一通经验主义拆了设备再检查,反倒节约大量处理故障的时间。备品备件在严格审核批准下,建立了详细台账,保障随时可查可直达井下,从定位问题到更换配件,整个过程高效顺畅。“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,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依,每一次检修都心中有数,干得明白,自然做得踏实。”宋亚佩笑道。
这份“踏实”,来源于制度的透明,也来源于团队的共识。井下深处,不仅有煤炭的开采,更有管理的深耕;高效运行的背后,是机制的支撑,也是执行的到位。
效益开花:铁纪律炼出真成绩
较真换来实绩。综采队吨煤材料成本降至3.824元,远低于预算4.986元;“四比四评”推动效率提升、损耗下降;绩效改革激发创新热情,攻关小组频出妙招……
成本管控不再是“软约束”,而是“硬实力”。它悄然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效益,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。
如今,孙家岔龙华煤矿综采队正以实效为导向、以实干为刃,在煤海深处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。(白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