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首页 >> 深入践行四种经营理念
“四种经营理念”大讨论(28) | 雷俊华:用“乙方”思维推动安全环保管理模式重构
发布时间:2025-09-12     作者:雷俊华    浏览量:50    分享到:

编者按

新时代呼唤新作为,新理念引领新实践。近年来,陕煤集团提出的“四种经营理念”为高质量发展锚定航向。陕北矿业公司紧扣“凝聚合力、激发活力、改革创新、突围壮大”发展主线,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,以全员共识凝聚攻坚动能。

为此,我们要以四大发展路径指引凝聚合力,锚定目标同频共振,在党建铸魂、安全提标、效益提质、创新提效中协同发力;以改革破局、创新赋能激发活力,向体制机制优化要动力、向技术工艺革新要潜力,通过理念实践激活发展新动能;更要以“钉钉子”精神突围壮大、实干担当,在转型升级、资源开发中解码“向新而生、向难求成”的奋进力量,破解发展难题,推动各项工作创先争优。

即日起,陕北矿业公司官网及微信公众号正式推出“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”专栏。我们期待:在这里听见“破题之声”,聚焦问题导向、碰撞智慧火花;在这里看见“突围之策”,提炼经验做法、共享创新成果;在这里凝聚“燎原之力”,对标一流标杆、共绘发展蓝图。让我们以思想之变引领行动之变,以理念之新开创格局之新,奋力书写陕北矿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为陕煤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应有力量!


用“乙方”思维推动安全环保管理模式重构


公司副总经理、安全总监 雷俊华


用“乙方”思维做“甲方”是一种打破传统管理视角的理念,对煤炭企业安全环保具有特殊意义,将其应用于安全环保工作领域,推动管理模式从“管控型”到“服务型”转变,一定能产生重要的实践效果。

一、“乙方”思维对煤炭企业安全环保的逻辑适配性

传统认知中,煤炭企业作为生产经营的“甲方”,常以管理者视角推动安全环保工作,易出现“指令下达多、落地效果弱”“要求提得多、解决问题少”的脱节问题。而“乙方”思维的核心是以“服务”为导向、以“需求”为中心,“乙方”思维意味着管理方需站在基层工作者的角度,思考他们在落实安全规程、执行环保措施时的实际困难,如设备是否适配、流程是否繁琐、培训是否到位,而非单纯以“考核”“问责”为管理手段。这种视角的转变,恰好契合了煤炭企业安全环保“必须靠基层落实”的本质要求,因为基层是安全风险的直接承受者、环保措施的直接执行者,只有解决他们的实际痛点,才能让制度从“纸面”落到“地面”。

二、“乙方”思维对煤炭企业安全环保的特殊推动作用

一方面,从“被动执行”到“主动融入”。煤炭企业安全环保的难点在于其涉及井下作业、设备运维、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,每个环节的细微疏漏都可能引发风险。“乙方”思维下,管理方会更注重“赋能基层”:例如,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时,邀请一线员工参与讨论商榷,结合他们的实操经验优化流程,如简化冗余步骤、适配井下复杂环境;在环保设备投入时,听取基层对设备适用性的反馈,如是否便于维护、是否影响生产效率。当基层感受到“管理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非束缚手脚”,会从“要我安全、要我环保”转变为“我要安全、我要环保”,进而主动参与风险排查、提出改进建议,形成全员共治的格局。

另一方面,破解“信息不对称”,消除管理盲区。煤炭企业特别是井工开采的企业生产环境复杂,如井下地质条件多变、设备老化速度快,安全环保风险具有隐蔽性、突发性,基层往往是最早发现隐患的群体。“乙方”思维要求管理贴近一线,本质是打破“管理层坐办公室决策”的模式,通过常态化下井调研、现场检查、与基层座谈、建立快速反馈通道等方式,让管理者直接获取一手信息。例如,一线发现某区域通风不畅可能引发瓦斯积聚,若能通过“贴近一线”的机制快速传递给决策层,就能比单纯依靠定期检查更及时地化解风险。这种“上下联动”信息闭环,正是基层落实效果的重要保障。

三、“乙方”思维对煤炭企业安全环保管理模式的重构

煤炭企业安全环保具有高压属性,容易让管理陷入“重惩罚、轻引导”的误区,而“乙方”思维推动管理模式从“管控型”到“服务型”转变。

第一,资源倾斜向一线。将安全培训资源、环保技术支持优先投向基层,针对不同岗位,如掘进工、安检员、环保业务人员等,制定定制化培训内容,用基层能理解的语言,如案例、实操演示,替代生硬的条文宣讲。

第二,考核导向更务实。考核指标不仅看“是否达标”,更看“基层是否有改进空间”“管理是否提供了必要支持”,避免因过度考核导致基层“隐瞒问题”“应付检查”。

第三,责任共担更清晰。明确“管理层的责任是为基层创造安全环保的作业条件,基层的责任是规范执行”,而非将所有风险压力转嫁给一线,通过“责任共担”凝聚共识。

总之,煤炭企业安全环保的核心矛盾,是“高风险、高要求”与“领导力、执行力”之间的匹配问题。用“乙方”思维做“甲方”的本质,是通过视角转换实现管理与基层的“共情”,让安全环保从“外部要求”内化为“内生需求”。当管理真正贴近一线、服务一线,基层的主动性、全员的参与度才能被充分激活,定能形成合力、激发活力,定能革故鼎新、守正创新,定能构建起“上下同欲、全员守护”的安全环保防线,这正是其在煤炭企业的特殊价值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