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生产
您当前所在位置是:首页 >> 安全生产
在这里,工业与青山共荣
发布时间:2025-08-15     作者:张泽茸    浏览量:44    分享到:

凌晨的龙华科技公司,CEMS监测屏上跃动的数据正书写着工业与自然的和解协议:SO₂、NOx、颗粒物排放浓度小时均值持续稳定低于超低排放限值。当“双碳”目标熔铸进生产线,工业文明的齿轮与生态文明的脉搏在此同频共振——烟囱与蓝天之间,正延伸出一条用数据丈量出的绿色地平线。

11.jpg

“我印象里的化工厂,一直是弥漫着刺鼻硫磺味、烟雾缭绕的‘禁地’,小时候每次路过,都要赶紧摇上车窗、屏住呼吸。”行走在厂区道路上,市场销售部职工刘莹欣感慨道。如今,天空碧蓝如洗,道路两侧的小叶黄杨绿意盎然,“直到去年入职我才发现,现在的化工厂,真是大不一样了!”

一条输送皮带,将800米外龙华矿业公司的原料煤直送气化炉,实现煤炭的就地清洁高效转化。乌黑的煤炭穿过装置蜿蜒的管道,最终结晶为纯白的尿素,服务于农业生产;锅炉炉渣经预处理后外送,转化为水泥生产原料,构筑起城市的骨骼。

“我们的分类处置率、危险废物联单合规率均达100%,每吨固废去向可溯。”环保节能部职工刘泽楷介绍,目前,公司正积极行动,增设气化细渣压滤机,探索粉煤灰的多元化综合利用途径,力求进一步提升固废资源化率和环保效益。

三座全闭式循环水站如厂区的生态之肺,干湿联合蒸发冷却技术年节约水量达320万吨,相当于2.5个西湖的蓄水量。曾被视为“水害”的矿井疏干水经三级处理,依次产出原水、一级脱盐水和二级脱盐水,化作生产线的“资源宝库”。浓缩的高盐废水则摇身一变,结晶为雪白的工业氯化钠和硫酸钠,真正实现了废水零排放。

“现在车间废水经处理后,清澈度可以达到景观用水标准。”环保节能部部长刘强手中的水质检测报告上,数据为“废水重生”作注。

每年1777.8万元的环保投入,覆盖全员的1380项环保职责、烟气/能耗双在线监测系统……这些数字构筑起龙华科技的生态护城河。翻开环保节能部的《环境保护隐患排查治理台账》,106条整改记录分级排列,清晰标注隐患内容、整改措施、责任人、完成时限、复查记录与整改前后对比图,密集的条目织成一张责任之网,无声诉说着“整改一条、销号一条”的承诺。

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,既是底线,更是生命线。龙华科技用实际行动证明,环保不是成本负担,而是衡量工业文明高度的标尺。正是这份生态管理的硬实力,让轰鸣厂区得以与静谧的青山共生共荣。(张泽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