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妈妈,这里啥时候建起了这么多大棚?能长出植物来吗?”带孩子们去后山寻找马齿苋,路过韩家湾农业示范园时,他们望着后山新建的大棚惊奇地发问。我说:“那就带你们上去看看,到底种成功了没有。”
荒凉的沙丘变成种植的暖棚
沿着运煤专线往上走,望着周围荒漠里的稀疏植被,我心里直打鼓:“在这靠天吃饭的荒漠里,大棚能长出什么来?”孩子突然问我:“之前这里不是沙丘吗,怎么一下子建了这么多大棚?它们是怎么盖起来的?不会是愚公派人把沙丘移走了吧?”我说:“当然不是。愚公移山是神话故事,但他的精神却用在了现实中。你看,经过几年建设,这里建起了这么多大棚,可想而知费了多少力气。但只要不放弃,梦想终究会实现。”
走进农业示范园,标准化的种植模式让我这个地道的农民深有感触。以前在家种地靠的是勤劳和汗水,讲究一份耕耘一分收获,但付出的汗水和收成往往不成正比。此刻,当我看到盘踞在黄瓜根部的无叶枝条,才感受到科学种植的强大力量。原来黄瓜的枝条可以生长得那么长,也可以通过不断疏叶、疏花来提高产量和品质。这让我明白,在任何领域,创新和科技都能给人们带来新希望。
贫瘠的土壤开出别样的花朵
“姐姐快来看!怪不得茄子是紫色的,原来是因为它的花是紫色的,所以果实也是紫色的!”我驻足一看,确实如此。从小在关中平原长大的我,也跟随爷爷奶奶种过菜。不知是记忆模糊了,还是小时候家里种的菜未经科学管理,我竟从未发现茄子的花如此好看。以前家里种的菜自由生长,花朵常被叶子遮盖,直到果实长大、形状怪异时才会被注意到。
今天在基地,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。看着工人们打掐梳理茄子的枝叶,孩子们问:“这些叶子长得这么好、这么大,为什么全要摘掉呢?”一位大姐耐心解释:“不同的叶子功能不同。离花近的叶子遮挡了阳光,需要摘掉;有的叶子长得太多,会影响果实生长,也得摘掉……”看着贫瘠土地上开出的美丽花朵,科学种植的关键性不言而喻。
绿色的果蔬提升幸福的指数
“今天食堂的黄瓜真不错,还免费!赶紧去吃饭,别去晚了被抢光。”中午下班走在大门口,一位同事笑着说。今年是我们大棚果蔬收获的第一年,我们成了最早品尝到单位自产绿色无公害果蔬的一波受益人。或许是因为觉得贫瘠土地竟能长出如此甘甜的黄瓜,又或是免费享用的缘故,吃起来格外香甜。
工作之余,漫步山间,大棚的绿意和果蔬的清甜,从田间直达舌尖,让职工餐桌增添了家的味道和幸福的滋味。暑期来矿的家属们,也感受到了矿区的安逸与幸福。(蒋婷)